该过的都过了
还有什么节没过?
当然是端午啦!
端午吃啥?
粽子粽子粽子
那么吃之前小编先来百科下端午的来历吧
端午节百科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充满童趣的儿童节
与传统端午节邂逅
这个小长假 注定与
“粽”不“童”无
论是三口之家出游
还是四世同堂团聚
都让飘香的端午节
蕴含着温暖的童意
端午节撞上儿童节
父母给孩子最大礼物莫过于送他们一个功能强大的大脑!掌握新生儿早教重点,让宝宝从小开始为事业发展奠定脑力基础,爸爸妈妈是需要学习的哦~
新生儿0-6个月阶段的早教其实就是潜能开发的过程,抓住宝宝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对其进行全脑开发,适当的教育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开发宝宝智力和促进身体发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此,山东大嫂高级月嫂李亚男为我们分享了新生儿早教的具体实际操作。
李亚男表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要让宝宝多看、多听、多尝、多用皮肤接触,从视听嗅味触多个方面来强化刺激,促进其大脑发育。
视觉方面
0-3个月的宝宝视觉神经发育还不完善,建议用黑白色来刺激宝宝的视觉系统,比如开关灯或者拉窗帘、手电筒开关、黑白色卡片等。宝宝视觉刚出生的时候并不敏锐,可以科学的训练和培养,刚出生的宝宝能辨别光线的敏感,明暗刺激的训练为孩子的视觉发育和大脑的神经链接打下基础。
3个月以上的宝宝训练重点可以是彩色卡片识别,尤其是轮廓鲜明、颜色对比强烈的图形或各种类别的高清彩色图片,开发视觉能力,玩具也多偏向于彩色。
听觉方面
要多和宝宝说话,以此来安抚宝宝的情绪,促进其脑功能发展,也可以多唱歌给宝宝听,多听听轻音乐,训练音准与节奏感,为学习语言打好基础。可以选择带悦耳响声的玩具,通过感官小游戏移动物体训练宝宝的视力跟踪,逗他伸手抓握,开发视、听、触觉和抓握能力。
嗅觉方面
刚出生的宝宝能分辨不同的气味,经过几天母乳喂养,宝宝就能分辨自己母亲的气味,经常闻闻不同的气味也能提高宝宝的分辨能力。
味觉方面
新生儿有良好的味觉,4-6个月婴儿添加辅食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的给婴儿添加不同性状、不同味道的食物,进而开发婴儿的味觉能力。但是这个阶段不要养成宝宝吃甜味的习惯,否则就不容易接受其它味道了。
触觉方面
宝宝的手、脚、皮肤、嘴巴都是孩子的触觉器官,让孩子的手脚能自由活动去感官外界,用温暖干燥的双手抚摸宝宝,并按摩婴儿全身皮肤,常拥抱亲吻,用光滑的、柔软的、温暖的、凉爽的、粗糙的等玩具、物品接触宝宝的皮肤和手脚,刚开始很可能引起宝宝不适,可以挑选宝宝比较能接受的部位先进行,一段时间后再增加其他部位,开发触觉能力。